對于輔導員來說
全力守護學生安全
責任重于泰山
在疫情防控的戰斗中
宿舍樓、辦公室、運動場……
電話、短信、微信、QQ群……
都成為了他們沒有硝煙的“戰場”
機械工程學院
徐瑩
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,一直堅守崗位,以校為家,統籌協調學院防疫工作,沖擊在抗擊疫情前線,切實踐行了黨員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。疫情發生以來,徐書記經常深入宿舍、食堂,及時了解學生生活學習上的困難。全校核酸檢測前她晚上直接住在學校,與其他輔導員、學生干部共同探討,將整個核酸檢測過程安排妥當。她在與其他同事交流時說道:“疫情面前,情系學生健康,確保學生安全,輔導員責任重于泰山?!?/span>
“帆帆昨天夜里又吐了”,看到老媽給我發的微信,我的心里難過極了,女兒病了好幾天了,我年紀挺大的時候生的她,她的體質不太好,到春天就容易感冒,每感冒必肺炎。確保連續核酸陰性,在咳得厲害,沒法再拖的情況下,我帶她去了醫院。醫生建議掛水,在得知我家里沒有人手后,醫生無奈地開了3天藥。
我爸走后,媽媽就住到了我家,作為獨女,我有責任幫她度過失去頂梁柱的難關。本來是應該享福的,但是又變成了操持的老媽子,特別是我愛人援疆后,媽媽全身心幫我照顧兩個孩子。平時,我上班,孩子還沒醒,下班,孩子已經吃過晚飯,早飯、晚飯、梳頭、上下學,兩個孩子生活基本都是她在照料。多少次,兒子對著我叫外婆,女兒對著她叫媽媽。身邊人跟我說,不能讓我媽這么累,但是我沒有辦法。對于她,我只有感激。對于我,她只有付出,從無怨言。
這次疫情后,我在家里的時間明顯更少了,在接連有同事被管控封控之后,我更加意識到肩上的責任之重,我必須頂上。家里的媽媽已經近70歲,還有個五年級、淘氣叛逆的兒子,支氣管肺炎發作、嬌氣的女兒。我怎么放心得下?我不停地接打電話,常州形勢的變化,我媽媽也意識到形勢并不樂觀,她堅定地說:“你去學校吧,不要有顧慮,家里有我”。于是,我深夜趕往學校,在往日車流穿梭、但此刻異常冷清的高架上,我眼含熱淚。到了學校門口,看著排隊進校門一盞盞閃爍的車燈,我深受感動,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。
學校有8000多學生,確保他們周全是我們最大的責任,網格化管理、黨員志愿者、青年突擊隊,每個學院、部門都在想最大辦法織就安全網守護每一位學生,當下,疫情防控是我們最大責任,守護好校園安全是第一要務。特殊時刻,沒有爸爸媽媽、沒有兒子女兒,只有老師、只有黨員。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學生,有老師在,你們放心!有黨員在,你們放心!
對于老媽,我還是感謝,她扛起家里的一切,成為我堅強的后盾。對于孩子,我只有愧疚,這一周,我沒有管過兒子的作業,沒有給孩子們做過一頓飯。此刻,我只想,在疫情之后,能親親我的帆帆,給兒子吼吼作業,為他們做頓飯,畢竟,我還是有幾個拿手菜的。
高超
第一時間報名參與了學校核酸檢測志愿服務隊,身穿防護服,掃碼登記,發放檢查管,整場核酸檢測過程不能休息。“這個工作量我在報名時就料到了,我就是想盡一份力?!备叱f。
李明達
作為剛入校工作一年的新進輔導員,不斷向其他資深輔導員看齊,積累工作經驗,始終以踐行立德樹人為己任。他時刻關注疫情動態,與學生共同學習疫情核心知識要點,耐心為有疑惑同學答疑,他告訴學生:“磨難壓不垮,奮起正當時?!币咔榘l生以來,第一時間召開學生干部網絡視頻會議,向他們強調了: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,告誡大家要有底線意識?!彼麕ьI學院青年突擊隊,深入宿舍、食堂,及時了解同學的在校情況,維護校園秩序,充分發揮黨員、入黨積極分子、學生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,為打好高校防控防疫阻擊戰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楊晨、張雨、秦希云
三朵鏗鏘玫瑰充分發揚巾幗不讓須眉的戰斗精神,從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、關愛弱勢群體、組織學生參加核酸檢測、積極到食堂擔任志愿者等方面,用行動證明抗疫不分男女,柔肩亦擔重任的道理。
邵冬基
他充分發揮處理數據的特長,將各種各類防疫數據、信息,第一時間匯總、分析、共享,為更高效的開展抗疫工作,提供了“眼睛”的作用。
信息工程學院
劉飛
“春天已經到來,疫情終將去。讓我們同心戰疫,共同守護春天?!?/span>
他像每一個堅守在崗的學工人一樣迅速行動起來,全面摸排班級學生各類信息,統計疫情區域學生及途經疫情區域,摸排學院各班每日住宿情況,逐一確認、定時匯報,做到信息統計全覆蓋和無遺漏,協助學校、學院掌握學生情況,確保學生信息統計“一個都不能少”。他還在食堂門口站崗,監督學生正確佩戴口罩,測量學生體溫,提醒學生保持一米間隔等,為學校疫情防控貢獻力量。
創意設計學院
宗怡
“能安心在學校疫情防疫一線工作,最想感謝的就是自己的家人。無論是平時的工作,還是目前的狀態,家里老人都會把孩子照顧的很好,讓我沒有后顧之憂?!?/span>
19日晚開完會,布置好明天核酸檢測工作后回到家。剛吃完飯,就接到通知,沒有多想,立即收拾好行李箱,和孩子簡單說明原因,趕在小區封門之前出發前往學校?!昂臀乙粯印疀_’出小區的學院領導、輔導員還有很多。有的小區車庫已封,車都沒來得及開出來?!?/span>
呂姿璇
時常面對著不同的數據而仔細斟酌,關心關愛到不同的學生群體,通過各種方式為同學們答疑解惑。深入宿舍與學生交流學習和課余生活;與參加專轉本考試的校外學生聯系,詢問目前所在地,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;與頂崗實習學生溝通,關心他們的工作、身體情況,核酸檢測情況,提醒同學們注意防護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地理位置、檢測每一位學生的體溫,確保每一個學生的軌跡,似乎“每一個”成為了我們的工作常態。做學生工作的有一個共同的習慣,一天24小時手機不敢離身。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嚴峻時期,洗個澡、燒個飯有時都能幻聽手機在響,就怕錯過了工作群的消息或者學生的信息。食堂吃飯、走在路上馬不停蹄的在回復學生消息的人,那一定就是輔導員了,但這正是體現擔當的關鍵時候,我們責無旁貸,全力以赴。
疫情面前,舍小家、顧大家
成為每個輔導員不二且不悔的選擇
正是因為有無數如他們這樣的普通人
在疫情防控戰場上堅守崗位,克服困難
這場戰爭一定會取得決定性的勝利
彼時,我們也會微笑著彼此奔赴!
(供稿:陳翼; 編輯:孫曉瑨;審核:翁煜)